【峥嵘岁月】故事的开始……

发布时间:2025-04-02

风神轮胎前身为河南轮胎厂,是化学工业部于1965年批准筹建的,原设计为年产9.00-20轮胎30万套的中型轮胎制造企业。是建国后新建的第一座轮胎厂,被化工部定为样板厂。在当时,从厂房的修建、设备的选型到工艺流程及布局,都是国内同行业较为先进的。

选择在河南建轮胎厂

上世纪60年代,国内的经济格局和国际形势深刻影响着工业布局。河南的橡胶加工工业近乎空白(当时我国轮胎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省市,中南、中原地区所需轮胎都依赖华东和华北地区调入)。在此背景下,1958年曾计划在河南洛阳建一座大型轮胎厂,却因种种原因被列入削减项目。

待国民经济好转,但橡胶工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愈发凸显——当年我国轮胎总产量 252 万套,中南地区产量为零,这种失衡急需改变。同时,全国工农业形势好转,轮胎需求大增,而现有产能远无法满足(有300万套的差距),中央在第三个五年规划中,决定在河南新建一座轮胎厂。

当时,焦作市委领导对新建轮胎厂的兴趣很大,给选厂组送去了焦作的图纸、资料,但选厂组因焦作矿区地型、水源和电源、离京广线远等原因,第一次选厂址并未考虑焦作。

两次选址定在焦作

首次选厂址

1964年1月15日,化工部派出了陶襄五同志为首的选厂工作组,选厂组经历三个月的工作,在郑州、开封、信阳三地进行了选厂,在七个厂址方案中,推荐了郑州钢厂原址为河南轮胎厂建厂厂址。

但因当时国家新建厂在考虑合理布局,分散隐蔽,尽可能“上山进洞”的思想指导下,化工部放弃了在郑州建厂的方案,决定重新选厂。

二次选厂址

第二次选厂址的主导思想是既要符合战略布局的要求,又要符合总路线的多、快、好、省的原则。因此,化工部领导决定除放弃郑州市厂址外,将原建设规模105万套改为50万套。

轮胎厂筹建处、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、南京化工设计院等单位再次组成了选厂组。1964年9月初,选厂组决定在豫西山区和豫北太行山区一带继续选厂。选厂组先后赴三门峡、闵乡、南阳等地进行踏勘工作,均因水源问题不好解决而告吹。

9月25日,选厂组来到豫北焦作市,焦作市给予积极配合,提供资料,初步踏勘了四个厂址。通过对比论证,认为焦作电解铝厂旧址在水源、电源、交通、工程地质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建厂条件。

经过实地考察,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焦作地处太行山南麓,是一个小型工业城市,符合分散、隐蔽的要求,同时水电充足,交通方便,靠近煤源,湿度小,有条件建成一个以轮胎为主的橡胶工业基地。

1964年10月14日,化工部河南轮胎厂选厂工作组把厂址正式选在新兴的工业城市——焦作。

正式批准建厂

经相关审批后,国家同意将当年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原列的四川轮胎厂的项目,改为河南轮胎厂,原列为建设四川轮胎厂的150万投资,相应划给河南轮胎厂。

 

这段选址故事,是风神轮胎发展的开篇序章。它见证了国家战略决策的落地,凝聚着众多前辈的智慧与考量。如今,站在风神轮胎这片土地上,回首这段往事,还能深刻的感受到公司发展的诸多深思熟虑和远大谋略。

Copyright 2025 www.aeolustyre.com | All Rights Reserved

通迅地址: 河南省焦作市焦东南路48号 邮编: 454003 免费客服电话: 400-6592669 豫公网安备41081102000038号 豫ICP备05017632号-1